悉尼小学电子设备政策引家长怒怼:连鞋带都不会系的孩子,真需要每天4小时电子课堂吗?

2011年夏季,悉尼顶尖私立学校迎来新学期之际,教室里已配备各类崭新的数字设备。传统教科书正被iPad取代,教师们开始在课堂试用平板电脑,多所学校陆续允许学生自带电子设备入学。

当时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斥资20亿澳元推行”数字教育革命”,推动中学大规模配备笔记本电脑。在此政策推动下,私立学校纷纷加快课堂教学技术的升级步伐。

此后数年间,澳大利亚学校已成为全球教育科技应用最普及的地区之一。最新国际调查显示,当地学生平均每天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高达四小时。

然而随着屏幕使用时间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质疑学校的科技政策。

悉尼北岸玛丽斯特天主教学院的家长斯蒂芬妮·纳恩就因学校要求其儿子明年升入二年级后每日自带笔记本电脑而发起抗议。

“这意味着六七岁的孩子要背着价值1500澳元的笔记本电脑上学,这太荒谬了——他们连鞋带都还系不利索,每天都会弄丢帽子,”纳恩表示。她正呼吁该校重新评估针对小学生的”自带设备”政策。

“让二年级学生每天携带笔记本电脑实属过分,这可能导致孩子过早形成对科技的依赖,”这位母亲强调。教育专家指出,过早接触电子设备可能影响儿童的手写能力与专注力发展。

“我们不能放任学校在电子设备使用上各自为政,”纳恩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既缺乏统一的使用时长标准,也没有明确的应用场景规范。技术工具固然有其价值,但我更担忧它们带来的注意力涣散问题——所谓的数字化作业往往变成学生在谷歌教室里的网络漫游。”

这位母亲的忧虑源于新州学校为应对三年级开始的NAPLAN在线测试而过早引入电子设备。她呼吁新南威尔士州教育标准局(NESA)尽快制定统一的屏幕使用指南。值得注意的是,马德里地方政府上月已率先出台规定,将小学生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周两小时以内。

悉尼部分名校已开始反思科技泛滥现象:威弗利男子中学去年试行”无科技周”教学活动,而悉尼文法学校更是多年来坚持传统授课方式。

圣母大学早期教育专家洛林·哈蒙德教授指出:”基础教育前四年应该聚焦教师主导的核心技能培养,包括口语表达、音素意识和词汇解码能力训练,这些才是培养流畅阅读能力的基础。”她强调,过度依赖iPad进行分组轮转教学,反而会阻碍儿童运动技能和书写能力的发展。

2022年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证实,手写练习对大脑开发的促进作用远胜键盘输入。多位专家警告,当前教育领域盲目推进数字化改革缺乏科学依据。

在纳恩提出质疑后,玛丽斯特学院已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支持设备在校过夜等。该校同时宣布,自下学期起,每周二将设为二年级”无科技日”。

悉尼天主教学校教育委员会发言人回应称:”在数字化浪潮中,我们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素养与责任意识的新一代。所有技术应用都遵循’辅助而非替代’的原则,确保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得以保留。”

“我们正在持续完善科技教育政策,力求在技术应用上取得平衡与审慎。”校方回应道。

与此同时,玫瑰湾公立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阿莉扎·霍夫鲍尔也对此表达了不满。尽管学校要求四年级学生每日自带iPad,但她迟迟未给儿子购置设备。”这笔开销对家庭来说并不合理,更令人困惑的是,不同学校的自带设备政策竟然各不相同,”

霍夫鲍尔坦言,”这无形中给家长增添了额外负担。最让人头疼的是,在线作业系统根本管不住孩子——他们总会在学习界面和游戏应用之间来回切换。”

新南威尔士州教育标准局(NESA)发言人表示:”各校最了解自身教学需求,有权根据师生实际情况制定包括课堂技术应用在内的教学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州政府已全面禁止公立学校学生使用手机,该政策此前已被多家私立和教会学校采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悉尼小学电子设备政策引家长怒怼:连鞋带都不会系的孩子,真需要每天4小时电子课堂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