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通讯方式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亲笔写下的字字句句,承载着寄信人深切的牵挂与思念。这些书信非常珍贵,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够将其保存到今天。陈明先生却是一个例外,他将母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近十年间写给自己的书信,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且按时间顺序编码,一封封放在文件夹中。近百封书信,装了满满3个文件夹。
亲友们看了老母亲的书信后,都深受感动。很多人提议,能否把书信影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位普通家庭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也让现在的年轻人多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状况。因为只有了解了,对比了,才会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亲友们的想法打动了陈明先生,于是便有了这本《母亲家书》。
《母亲家书》是一本书信集,从陈明1979年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即现在的中央财经大学)上大学到结婚成家的近十年间,母亲孙兆卿写给他的近百封信中,精选了26封,按时间进行排序,分六个部分:游子吟、谆谆诲、端志向、重择配、脉相连、长别离。
在编排上,每封家书都由家书背景、家书原文和家书手迹照片组成,并穿插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内容翔实,以期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书信内容以及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生活,体会其中饱含的慈母之心,以及所折射出的社会变迁。
情感层面:舐犊深情与家国情怀相互交融
家书时间从陈明远赴北京求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工作分配、结婚成家,涵盖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几个阶段,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学业、生活、品德修养、为人处世等等,在思想上引领,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处处呈现出深切的舐犊之情。
更难能可贵的是,家书中饱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大学期间母亲写给陈明的信中,几乎每一封都提到希望他专心学习,刻苦钻研,将来成为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体现了老母亲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更体现出慈母对子女之爱的崇高境界。
读大学期间的陈明与母亲
历史层面:微观人生与百年风云奇妙融合
家书是历史的入口。母亲的家书虽然讲的都是日常家庭琐事,但于细微处见广大,这些家庭琐事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呈现出那一时期万千普通家庭的真实情况。再加上对书信背景的说明以及相关老照片,微观人生与百年风云这两种不同的维度,在母亲的家书中产生了奇妙的融合。
书中珍贵的老照片
家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而言,它是一条独特的纽带,以无声的方式记述着血缘的牵绊;对国家而言,它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脉络,用柔韧的力量维系着民族的情感。
今天,书信这种通讯方式或许已不再是主流,但它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折射出的家庭与社会之变迁,并不会因此而消散,反而会像陈酒,历久弥香。
陈明先生今年63岁了,他的老母亲于2022年102岁时仙逝。十年间的近百封家书,虽然讲的都是家常里短,但于细微处见广大,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儿子对母亲的拳拳孝心,特别是老母亲,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含辛茹苦的老妈妈,在给儿子的信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党、爱社会的家国情怀,都让我特别感动。
今天,缅怀老妈妈,记住老人家的教诲,明天更美好!
——刘振兴
认真看了您写的《母亲家书》,真是为其中的母子之情所打动,也因您几十年用心珍藏这近百封家书而感动。书中折射出的这40余年来的国家巨变、您个人与家庭之变化,展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包括您在内的中财学子求学时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和为国读书的人生志向,这真是一本交织着风云激荡的国史、校史与温馨可亲家庭史的好书!若有机会,让更多年轻学生阅读此书,了解您那代人的大学生活和一封封家书凝结的深深母爱,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您的书,是我近年来所阅读过的百本书籍中最让我感动的!
——杨禹强
诉衷情
陈跃
家书不辍慰儿郎,百半岁华长。
向来慈爱安在?梦觉两茫茫。
追往事,感流光。碎人肠。
捧函再度,阅文数语,垂泪千行。
春晖
陈跃
慈教方成亚圣贤,当今陈母胜三迁。
助儿莫坠青云志,不断家书五十年。
儿心
陈跃
远行千里母叮嘱,夜寐晨兴恐有违。
今立言功还立德,寸心倾力报春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荐书|读《母亲家书》,感慈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