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和我们父母主动交流越来越少;面对我们的批评建议时,也只是习惯性低头默不作声;你要是询问孩子一些问题,他们也是用“嗯”、“哦”、“随便”来代替完整回答!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突然不顶嘴了”这不是孩子变得“懂事”“乖顺”了,而是亲子关系拉响的红色警报。
孩子不会没缘由的沉默,你是怎么一次又一次将孩子伸过来的手都打了回去,渐渐的孩子就只能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向你开放了。
1️⃣ 你是否因为事务繁忙,没有及时倾听孩子的想法,总是敷衍了事;
2️⃣ 你是否总急于抢占话语权,习惯于用吼叫来压制孩子,不是轻易打断孩子的发言,就是断章取义误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3️⃣ 你是否总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孩子向你倾诉自己伤心难过的事情时,你认为孩子太过脆弱;当孩子心怀喜悦向你分享快乐的事情时,你总认为除了学习,其他都是无用的;
4️⃣ 你是否与孩子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和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也有所不同,还总是以自己“成就过时”的观念驳斥孩子“新颖”的思想;
5️⃣ 你是否老担心孩子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总是千方百计“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死死地去掌控孩子一切;
6️⃣ 你是否总是轻视孩子的努力,永远只看到孩子的不足,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孩子考试取得了进步,但父母却只说“这有什么,还有很多人比你强”……
7️⃣ 你是否对孩子的期望较高,而这种期望在某些情况下会化为压力。孩子感到害怕,担心自己的表现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从而选择不与父母交流。
高中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成长的痛苦,他们更需要父母高“配得感”的陪伴和支持,要想打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家长需要主动采取措施。
1️⃣ 在孩子疲倦不堪时默默守候,孩子需要休息时做好后备军工作,那些加油鼓劲的话不必多说,孩子知道的比你想象的要多,你的话更容易演变成叠加的压力。
2️⃣ 看见孩子的努力,但不要绑架孩子的努力。“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我们知道你肯定能行”……这些弦外之音都是在绑架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只要结果不好,肯定就是自己没有做最大努力。
3️⃣ 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独处空间。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常常很复杂,学习压力自然不可轻视,但往往还有许多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不被他人所理解,所以他们有时感觉自己处在一团混乱中,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这时父母最好不要过度介入,更不要妄图去控制孩子的关系发展,把主权留给孩子自己更为明智。
4️⃣ 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给出自以为是的建议,更不要做科目老师的工作,比如监督改错讲解,除非孩子真心向你请教。
孩子做的不太好的时候是不希望父母知道的,就像我们成年人在外面混的不如意也不想老父母知道一个道理。孩子的问题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面对,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父母淡定点,就是帮助孩子稳定军心。
5️⃣ 和孩子探讨未来,重心放在孩子自我价值的探索,避免强化高考是个人发展的唯一出路。高考的重要性不用父母再提了,学校早就不遗余力的向孩子们灌输,不要让孩子被恐惧所吞噬,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孩子也可以做选择。
当孩子沉默应对家长时,家长可以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爱是付出、是陪伴、是一起度过的时间,用心交流,才不负这一场父母与儿女的缘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高中生越来越沉默,都是父母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