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
积极发挥安全学科优势
在山东科大,这样的成果转化案例还有很多。5月26日,山东科大校长曾庆田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学校厚植安全学科优势,主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产业发展,有组织开展科研协同攻关,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眼下,山东科大一项跨学科、跨专业合作的课题“煤矿粉尘防治基础理论与预警技术及装备”即将进入攻坚阶段,它由5个学科方向组成的专家团队集智攻关。团队研发的“呼吸性粉尘智能传感监测”技术,有望解决煤矿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护难题。
“我们围绕安全学科重点研究方向,跨学院、跨学科、校地企结合组建科研团队,探索打造‘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条。”山东科大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韩作振说,通过开展“大兵团”式科研攻关,生产一线需要的成果正在持续产出。
山东科大构建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聚焦高精尖领域、老中青衔接有序、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他们携手攻关,进一步释放了创新潜能。
近年来,山东科大主动对接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安全学科教师把科研成果带到生产一线。“我们健全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推出揭榜挂帅项目,引导教师将手中的专利、技术从实验室带到生产线。”山东科大安全学院院长程卫民介绍。
山东科大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安全学科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容,仅2024年就新增20多家战略伙伴,这为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便利条件。曾庆田说,学校安全学科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全国200余个矿井,并服务国家深海资源开发、南极科考等重大工程。
这得益于山东科大实施的“三早育人”机制和项目导师制度。程卫民介绍,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山东科大正加快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的发展路径;设立“宋振骐院士班”特色培养计划,聚力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如何答好‘强国建设强省建设、山科何为’这个时代命题”山东科大党委书记王君松说:学校将充分发挥安全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瞄准国家需求、产业需要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山东科技大学深耕安全学科,赋能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