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省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
在三湘大地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湖南凭借得天独厚的遗产资源,在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中积极作为,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这一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更生动地诠释了何为 “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
袁小锋 拍摄
梯田王国:大地上的千年史诗
紫鹊界梯田,是湖南一万多年稻作文化与梯耕文明的鲜活见证。它地处奉家山体系,连片核心区达1300公顷,总面积超过5400公顷。自海拔500米至1200米的山峦间,500余级的田埂如大地的指纹,蜿蜒盘旋,坡度陡峭处可达50度,尽显“无山不有田”的壮丽。
登高远眺,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
●春则水光潋滟,层层明镜映云天;
●夏则绿毯绵延,稻浪滚滚漾清风;
●秋则金穗沉沉,漫山遍野皆流金;
●冬则银装素裹,静谧如一幅水墨画。
更为神奇的是,这片广袤的梯田并无水库、山塘,甚至鲜见人工开凿的灌溉沟渠,却能凭借一套独一无二的天然自流灌溉系统,实现旱涝保收。这是先民们对自然规律深刻洞察的结晶:雨水渗入地下,沿岩层裂隙缓缓流动,最终从田埂的石缝中汩汩而出,逐级滋养,周而复始。这种“天人合一”的灌溉智慧,是人类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龙宫奇观:地下的神秘幻境
如果说梯田是写在大地上的史诗,那梅山龙宫便是藏于地下的神秘幻境。这是一座由九层洞穴、上万个溶洞组成的地下宫殿,已探明的长度达2876米,上下高差近100米,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实属罕见。
步入龙宫,仿佛进入了一个玲珑剔透的奇幻世界。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景观,在灯光映照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其中,有两处景观堪称绝品:一处是以象形著称的“孔子游学”,令人感叹造化之奇;另一处则是以美妙闻名的“水中金山”。在“水中金山”,成千上万根洁白小巧的鹅管密集悬于洞顶,下方一池碧水清澈如镜,倒映着万千鹅管,上下浑然一体,如梦似幻,令人心醉神迷。洞府中的每一处沉积,都是经过数百万年时光的耐心打磨,是研究地壳运动与古地理环境的天然博物馆。
谢玖隆 拍摄
梅山文化:原始与神秘的交响
梅山文化又称蚩尤文化,梅山位于湖南省中部新化县—安化县一带,其名源于楚王芈姓部族聚居的“芈山”,汉代因梅鋗率众迁居得名。紫鹊界地处古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这里不仅有自然的奇观,更有古朴而神秘的文化传承。
●梅山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演员头戴面具,在铿锵的锣鼓声中载歌载舞,演绎着驱邪祈福的古老仪式。它不仅仅是表演,更是梅山先民对自然敬畏之情的延续,是连接现实与神话的桥梁。
●新化山歌:田间地头,乡野聚会,高亢或婉转的山歌总能随风飘荡。歌词质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乡土的情感,是梅山人民热爱生活、乐观豪爽性格的最真挚表达。
●梅山武术:刚劲有力,套路多变。 握拳跺脚间的声声呐喊,尽显梅山人守护家园的刚毅与果敢。
王牧 拍摄
这片土地上,苗、瑶、侗、汉等多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共同构成了梅山文化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紫鹊界梯田的每一级田埂,都铭刻着百代先民的汗水与智慧;梅山龙宫的每一根石笋,都凝聚着地球百万年的心跳。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共同守护这份自然的馈赠与文化的结晶,让这片土地的传奇,永远保持其原始的纯净与神奇,继续向世人展示湖南的自然之美与文化魅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探秘湖南的自然珍宝(4)—紫鹊界-梅山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