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全网!AI 干掉第一所世界名校,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坦言:未来学什么才不会被淘汰?

近日,一则消息炸了全球教育圈。被誉为 “翻译界哈佛” 的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MIIS),宣布20276月停招研究生。
 
这所顶级翻译院校,最终没能扛住时代浪潮。而把它推向终点的核心力量,正是 AI
蒙特雷学院:曾是无数翻译学子的梦想殿堂。自1955年成立,至2010年并入全球排名第五的明德学院,它始终以“严进严出”著称——从不因商业考量而降低招生门槛。

从这里走出的校友遍布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更有人荣获美国顶尖的“福布莱特计划学者”称号,堪称翻译领域的标杆。

然而,辉煌的表象之下,危机早已潜伏。

一方面,“精英化”招生导致生源规模持续萎缩——2025年注册人数仅440人,远低于850人的目标;另一方面,校友捐赠有限,与明德学院的协同效应未达预期,财务基础日渐脆弱。

而真正压垮它的,是AI翻译的迅猛崛起。

AI翻译的效率较人工提升近9倍,成本却下降超过90%。2024年,阅文集团的AI翻译作品数量激增20倍,热销榜前100名中,超四成作品由AI翻译完成。

在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AI翻译已能轻松应对跨境电商、国际会议同传等高难度场景。

此前,微软发布的一份41页研究报告,进一步列出了最易被AI替代的职业名单。

在AI可替代性最高的40个岗位中,翻译、历史学家、销售代表、撰稿人、作家、客服代表等纷纷上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悲观。AI并非意在彻底取代人类,而是在重塑整个行业的规则。

蒙特雷的关停,为传统教育模式敲响了警钟。工业时代的教育旨在培养“螺丝钉”——掌握一项技能,便可胜任一份工作。

然而在AI时代,这一模式已然失效。AI能够高效处理重复性任务,单纯的“专业技能”不再是核心竞争力。

当下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整合多元知识、灵活应对变化的人才。

近日,刚当爸爸的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在德国被主持人问了个扎心问题:“您儿子将来该学什么,才不会被AI替代?”

你是不是立刻想到:肯定是学编程、学AI、学前沿科技啊!

所有人都猜错了。他的回答,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想象。

山姆一开口就先泼了盆冷水:“没有AI,社会每75年就会淘汰一半的工作。有了AI,这个速度只会更快。”

这意味着什么?你今天让孩子苦练的“保命”技能,可能等他大学毕业时,早已被AI碾成渣。

未来真正稀缺的,不是“掌握一门技术”的人,而是能持续学习、跟上变化的人。

搞定人,比搞定AI更值钱

 

真正稀缺的,不是算法能力,而是读懂人心的能力

客户说要产品,其实想要的是安全感;老板说要方案,其实想要的是面子和确定性。

这种洞察人性、打动人心的能力,才是AI的“死角”。

会理解、会沟通、会让人信任的孩子,才是未来的赢家。

未来三十年,行业会变、规则会变。如果孩子学会用创造力解决问题,他就能把AI变成工具,而不是对手。很多人焦虑“AI比我聪明”,但山姆·奥特曼却认为,“聪明”(指记忆力、计算力、逻辑推理)本就是人类最容易被AI替代的部分;而“创造”(指想象力、好奇心、打破常规的勇气),才是人类独有的优势。

懂得如何用AI放大自己想法的人,才能在任意领域创造无法被复制的价值。

未来最稀缺的,不是“和AI抢饭碗”的人,而是能用AI开辟新赛道的人。

未来的学习,不再是“学一个技能用到老”,而是“用学习能力适配变化,用人际能力把握方向,用创造能力做出独特价值”。

 

当你把AI当成“放大自己优势的工具”,而不是“替代自己的对手”时,就已经走在了适应未来的路上。

 

山姆·奥特曼的答案,给所有焦虑的家长指了条明路:

与其追逐会过时的技能,不如培养孩子无限学习的能力、深度理解人性的情商、穿越不确定性的韧性

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能力为自己创造一碗饭。

这些能力不会过时,反而会随着AI发展,越发珍贵。

你认同山姆·奥特曼的观点吗?你觉得在未来,还有哪些能力是AI无法触及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炸裂全网!AI 干掉第一所世界名校,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坦言:未来学什么才不会被淘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