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最后阶段,这样查漏补缺,发现新的分数增长点!

距离中考还仅剩一个来月,
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
但有些同学到这个时候就不知所措
不知道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
手忙脚乱最后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影响情绪
今天和大家分享
如何查漏补缺,发现新的分数增长点。
建议同学们多回归课本,重视基础。
语文

中火力巩固背默准备作文素材

考前最后两周,语文学科依然还有进步空间。

一、有条不紊,计划先行

语文中考试卷最直接体现课本知识点,也是每个考生最直观地从课本“赚取”分数的,就是古诗词背默以及文言文语段部分。

在最后关头值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复习一遍。特别是新课标中出现的新篇目,更值得大家“集中火力”。

所以,针对古诗词和文言文,拟定一个复习计划尤为重要。

二、理清文体,分类攻克

现代文阅读理解也是大家较为担心的题型。

现在要快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较难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在“答题格式”上下功夫。

将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理解题分类练习,然后在每一种文体下,每个知识点再分类练习。

例如,记叙文常见的题型有词语赏析、句子赏析、概括信息、标题使用、拓展延伸等等,考生们可以逐个理出较为规范的答题格式,重复题型训练。

以期达到看到考题不陌生,有方向,将“简答题”变成“填空题”的效果。

三、备好材料,应对作文

在作文方面,考生们可以利用两周时间充分地“储蓄”写作资料,可根据“情感”“励志”“成长”“社会”“文化”等类型分别准备。

对自己或学校平时分发的同学范文、比较优秀的文章和段落进行精心修改,也可以每天摘抄精彩的段落,给自己的中考作文做好积淀,在考场上能够把这些材料精心“剪裁”后,完美呈现。

数学

积极反思,助攻薄弱和错题

只要愿意去做,就会有进步。

一、查缺补漏,主攻薄弱

请制作“失分分析表”,包括“不会做的”和“不该丢分的”两部分,分析模拟考试等试卷失分情况,在紧跟老师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弥补、改进。

别一味冲刺难题。因为中考试卷中有30%是比较灵活的题型,只有10%是真正的难题。

30%那部分题目是我们能拿但容易失分的题目,我们要做到尽量多拿分,但如果我们一味求难求险,就会因为忽视基础题型的夯实和巩固而失掉这部分该得的分。

在基础掌握后,有条件的同学可再进行一些难题怪题的攻关,这样的策略才更能保证效率。

二、反思错题

不要盲目找题做,陷入题海中,不要试图“做过”中考题(基础题除外),不要“就题论题”停留在“这题我会了”的低水平上。

解题能力是在反思中提升的。懂、会、悟是数学水平的三个层次。

简单说,听懂了,但不一定会,更不意味着真正领悟了。

送上六把“金钥匙”,开启你的智慧之门—请对着错题,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没想到?(缺漏)

2.做过类似的题吗?(类比)

3.为什么是这样做?(深究)

4.我错在哪?(归因)

5.有何规律、方法?(提升)

6.还有别的方法吗?(发散)

三、克服无谓失分

如何避免审题出错?

原因:看太快。

应对策略:1.默读法;2.重点字词圈点勾画法;3.审图法。

如何降低计算失误?

表面原因是粗心,其实是计算能力不足。

事实上计算也有很多“聪明算法”,如:边化简边计算、宁加勿减、宁乘勿除、小数化分数、找最小最短的设元、放缩法、凑整法、图象法等等计算技巧。

应对策略:

1.不要为了赶时间而跳步计算;

2.宁可笔算,少用口算,更不要再抱着计算器;

3.对平时易算错的题型,可以验算一遍。

英语

强化阅读,背诵一些范文佳句

最后阶段,对日常交际用语、词汇表、语法表、话题表,哪些内容要求“掌握”,哪些内容要求“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

中考英语学科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运用,因此听力技能以及阅读技能在考试中尤其重要。

在听力和阅读中,基于文章的内容,学生能对信息进行判断、归纳和综合,从而在文章中获取具体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推断相关信息等。

建议:

1.每天坚持阅读训练,并进行时间控制;

2.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归纳主旨大意,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3.遇到不会的单词时,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

4.坚持每天听录音、读课文,熟悉课本中常用句型以及日常用语;

5.认真完成每一次的练习,并进行练习后的分析,积累错题,反复做错题。

物理

看课本实验,串联知识点

物理科考前应回归课本,有效看书。

要带着知识有选择地看书: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另外要注意两点:

1.整理错题,有效做题。

在复习阶段,针对性地检查自己的问题,会比一点也没有做错题整理带来的效果大。

在中考前,一定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取得学习上的突破。

切记: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善用指导书,发挥指导性。

书是越学越薄的,根据指导书上,考试范围与要求,将知识点串成线,铺成面,构成网,才能实现真正的掌握知识。

请留意会考指导书第三到第九页的内容。请以现象为依据,实验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性解决问题。

化学

弄清原理概念,练习审题

化学科复习要注意:

1.回归课本,完善知识体系。

在考试时,考生脑海里装的应该是课本当中的原理与概念,而不是之前做过的题目。

因为题目的一个细小的改变又或者是一个情景的更换就会导致答案的改变。因此考前再认真细致地看课本,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2.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两种能力”。

首先是自我完善的能力。

每次测验、考试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找出成绩与存在问题,特别是要分析所丢分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因以利于以后的学习。

其次是阅读题目的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题目都不会“赤裸裸”地把考点提出来,让学生填答案,而是把这些考点融入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情境中,又或者是实验情境中来设问,这就要求学生要透过这些情景找到出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而写出答案。

这种能力一定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好好训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2025中考最后阶段,这样查漏补缺,发现新的分数增长点!

赞 (0)